芮城縣行政審批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時間:2025-02-27      信息來源:縣行政審批局      字體大小:【   中  小 】     瀏覽次數:

  根據市、縣有關法治建設安排,按照《關于印發〈2024年芮城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工作清單〉的通知》《關于印發〈芮城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現將我局今年以來推進法治建設有關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高站位謀劃部署,提升法治建設領導力

  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把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局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年度計劃,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全局中心工作,以法治思維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開展。全年研究法治建設工作3次,將法律法規學習納入“政務微講堂”學習內容,特別是全面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研學,有效提升全局干部職工踐行法治思維、履行法定職責的法律素養。局黨組書記、局長全面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定履職工作清單,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運用到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高效辦成一件事”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升級。

  (二)高起點學習宣傳,強化依法決策戰斗力

  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堅持把學法作為工作開展的“助推器”。圍繞黨政理論、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法律法規、最新政策文件等內容,制定學習與培訓計劃,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周頭晨會、政務微講堂、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和載體認真實施學法活動,確保學習培訓與重點工作緊密結合,達到了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保穩定的目標。以普法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進基層、進社區、進企業,宣講、解讀黨的強農惠民政策,提升群眾的法律知曉度,通過橫幅懸掛、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法治教育宣傳片等形式,加強宣傳力度,為人民之家辦事群眾提供“進門見法、抬頭學法、辦事依法”的正確導向。通過召開政府聯席會,與各職能部門建立良好互通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創新審批方式、提升服務效能,有效促進《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審批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地落實。全年共發布宣傳標語上百條,宣傳版面40余塊,印制宣傳冊1000余份,機關干部學法普法“合格率”100%,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三)高效率貫徹落實,凝聚依法行政向心力

  我局秉持依法審批、高效服務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推進法治建設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

  1.全面深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聚焦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要求,對創新提升行動事項進行清單化、表格化管理,科學把握時序、節奏和步驟,全面推動改革事項落地見效,形成協同聯動、齊抓共管,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向優的良好局面。印發《芮城縣營商環境創優活動工作方案》,明確八項重點任務,堅持鍛長、補短、強優、爭先,針對政策兌現難、項目落地難、群眾辦事難等營商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統籌推動各職能部門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創新,推進八項重點任務見行見效,全面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促進我縣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2.持續推動各類惠企政策兌現落實。依托山西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全縣31家縣直單位和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實現應用全覆蓋。目前共發布各類涉企政策102余條,梳理形成了涵蓋46個事項的《芮城縣涉企政策獎補事項清單》,新開辦企業免費刻章補貼申報、個轉企獎補資金申報等24個事項已在平臺上架,企業通過平臺即可申領補貼,做到了涉企政策“應發盡發”,惠企事項“應上盡上”,獎補資金“應兌盡兌”,免申即享“應享盡享”,實現各項惠企政策“企業知曉、在線申請、一站辦理、及時兌現”,讓企業坐在家、政策送上門。

  3.全面落實“啄木鳥”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經營主體暢談日活動,組織25家中小企業召開座談會,了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針對提出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進行解答、解決,推動經營主體健康發展。構建營商環境體驗官工作機制,從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工作者、招商引資企業代表、民營企業、自媒體博主等社會群體中聘請16名營商環境體驗官,從企業群眾辦事的各個角度著手,關注了解企業群眾訴求呼聲,充分發揮“聽社會聲音、知大眾民意、集群眾智慧、解市場難題”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親商、愛商、敬商”的社會氛圍和為民服務的意識。完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制度,建立跟蹤回訪、分析研判工作機制,形成“問題受理—臺賬登記—分類推送—答復解決—回訪評價—結果運用”全過程閉環管理工作鏈條,讓群眾反映問題有門路,答復解決有“靠山”,全面提升群眾辦事及反映問題處置的滿意度。

  4.持續推動服務事項“標準化”。聚焦“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要求,對照省、市《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年版)》,梳理編制并以縣政府文件公布《芮城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年版)》,在此基礎上調整了縣鄉兩級權責清單,調整后縣本級權責清單由2023年的2511項變為2540項,鄉鎮權責清單由2023年的154項變為149項,以政府文件印發公布,全面推進“清單之外無審批”的剛性規定。完善進駐人民之家21個部門604個事項的“一次性告知書”“辦事指南”,并對外公示。持續深化“簡政賦權”,向風陵渡經濟開發區賦權112項,有力推動依法行政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5.聘請專業法律顧問,持續規范審批行為。聘請律師事務所專業律師擔任局機關的法律顧問,充分發揮合法合規性審查作用。一是在牽頭組織全縣政府職能部門和鄉鎮權責清單的審核工作中,委托法律顧問進行合法性審查,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條例的立、改、廢、釋等情況進行逐項清理和確認,確保每一項權力都依法確認、合法有據、主體明確、分類清晰。二是邀請法律顧問參與審批業務,代理實施法律行為,為局黨組決策、規范性文件制定等提供法律咨詢建議,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把審批或機關重大法律事務中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控制在事前、事中,有效降低行政風險。三是定期對本單位干部職工進行法治培訓,有力促進了全局干部職工依法行政的意識的增強,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高質量健全機制,夯實法治體系執行力

  加強對行政審批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明確部門權力邊界和責任范圍,從機制上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全面推行“分級”審批。根據權責大小、權力行使的頻率、廉潔風險等要素,將我局227項審批事項分成“輕度、中度、重度”,建立《層級審核細則》,明確審批責任,防控行政風險。2.建立“兜底”窗口運行機制。公開公示“辦不成事”線上反映二維碼,持續推進接訴即辦便利化,實現“辦不成事”反映事項“碼上辦”,推動“辦不成事”變為“高效辦事”。全年共承辦解決了群眾反映的“稅務窗口受理個人繳納補充養老保險不支持現金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注銷難”“異地申辦摩托車駕駛證不暢通”等6個問題。人民之家全年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84,425件,反映問題由去年的54件下降到今年的6件,回訪滿意率達100%。3.不斷強化審管銜接。根據劃轉事項的變化,與19個監管部門更新簽訂《審管銜接備忘錄》,進一步厘清審管職責邊界,健全審批監管銜接機制。依托“山西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將審批事項推送至監管單位,有效提升監管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構建起“批前溝通、批后推送、監管信息共享、審管高效聯動”工作新格局。4.推行辦件抽查機制。由監督股室對辦理事項各個環節中形成的資料進行抽查檢查,并同步開展“全領域”電話回訪,著力處置群眾辦事過程中發現的違規審批問題,推進審批在監督中規范、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法治政府建設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足,需進一步提升;二是行政審批領域專業性人員不足,比如規劃、環評等方面的專業人員比較欠缺,人員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還需不斷提升。

  三、2024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年度責任清單,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局黨組在推進法治建設中能夠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真正做到了對法治建設重點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切實發揮法治建設“頭雁作用”。

  (二)高效研究部署。高度重視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研究部署,將法治建設納入到全年重點工作中,召開黨組會、專題會,將法治建設工作同黨建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局重點工作以及意識形態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動、同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同頻共振、互融共進。

  (三)推動責任落實。黨組書記、局長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研究制定我局《2024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工作清單》,明確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的主要職責,同時將履職情況納入年終述職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對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履職情況的監督。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責任,把法治建設要求充分融入分管業務中,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促進全局法治建設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下一步,我局將緊扣省、市、縣公平公正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要求,圍繞“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聚焦縣委“1544”工作矩陣,立足行政審批服務職能職責,把法治建設與“放管服”改革、“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堅持法治為基、制度創新、專業提升、服務賦能“四建支撐”,全面形成高效的便民利企政務服務體系,努力將“魏民辦”打造成省、市一流的政務服務品牌,全方位推動我縣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